《三隻木猴子》
記得小時候,我家有一個木雕猴子擺設。三隻猴子並坐,一隻用手掩著眼睛,一隻掩住嘴巴。爸爸取笑說,這三隻猴子正好像一些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口難言。在我少年時代,很不幸爸爸因病突然去世。在他去世後好一段日子,媽媽和我們一方面努力去適應生活的變化,另一方面則用沉默的態度去掩飾心底的悲傷。一家人好像是共坐一條船的密切,但因為大家無言無語,大家的距離其實有如星球和星球般的遙遠。正好像那三隻猴子一樣,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口難言。幸好,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好些良師益友, 他/她們的誠意和愛心融化了我的緘默和封閉,使我能夠開放自己,接納自己,並走出那緘默和孤寂的內心世界。
如今在輔導室中,我時常遇到一些同路人,他/她們有類似的經驗──家庭曾經發生變故,有憾事故(例如疾病、意外)、有醜事(例如亂倫、精神病、入獄)、和怪事(例如無緣無故收到恐嚇電話)等等,他們都曾經恐懼、擔心、難過和質疑。但很多時候,他們所得到的對待都是一樣,就是家中的成年人只用緘默、拒絶解釋,甚至以責備來回應他們的情緒和疑問。於是他們模倣了成人的反應,變得若無其事。可是,很多人告訴我,他們的悲傷和疑問並沒有化解,只是壓抑隱藏。到了他們成人,內心的壓抑令他們仍然活得不開心。他們問:究竟如何可以令自己解除壓抑?如何幫助下一代不走他們的舊路。
最近我有機會閱讀外國一篇研究,那是評估一個幫助孩子認識他們患有抑鬱症的父/母的服務報告,評估發現如果家庭成員有機會一齊認識抑鬱病,傾講大家的感受和期望,那些子女的疑慮會逐步減少、家庭的內聚力也會加強。反之,如果孩子模倣成人的收藏和迴避,他們多會循自己猜測去理解事情、久而久之,他們會活在自己假設和建構的世界中,長大後,他們需要加倍的鼓勵,才可以表達直正的自我。他但也易用自己的假設去和人相處,結果會因為發現現實和自己所期望不符合而失望、沮喪。
這篇文章鼓勵成年人去接納孩子表逹的情緒,適合易明的說話向孩子交待事情,給他們愛的保證,藉此令一家人有雙向溝通,然後一齊面對人生的挑戰。文章亦指出一個道理:「痛苦」本身不足以使人成為「病態」,而是逃避和否定人的情緒和感受,會令孩子經歷多一層創傷。長期的壓抑和「理性化」卻會令人生病。
我認為,在幫助孩子渡過人生低潮之前,各人首先要學習接受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放下雙手,不再去掩著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嘴巴,放膽地用我們的感官去接觸自己和世界,用誠意和真誠去表達自己。在接觸自己之後,我們再去接觸和接納別人(包括我們的孩子)。我相信這份連繫會給我們額外的支持和能力去化解難過和痛苦的感受,艱難的日子也會較易熬過去。
摘自「橋」-婚姻家庭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