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 婚姻調解服務
賽馬會離異父母支援服務
選單語言 : 繁體 | 簡體

輔導隨想

《寬恕》

吳毓斌

我們在尋求成長的路上,犯錯而傷害了別人,似乎無可避免。受害的一方必須復元。加害的一方必須悔改。復元與悔改,這是兩條漫長的道路;而且很多時候,是平行地發展的。它們可以永遠不相遇。在甚麼時候,這兩條道路能夠相遇,為雙方帶來一個「復和」的新里程呢?就在它們各自發展到寬恕的階段,這時候便會相遇。然後,再看它們是否可以走在一起,共同開創下去。受害的一方要到達寬恕的階段,必須走過以下的過程:悲痛、療傷、取回公道、發放寬恕。加害的一方要到達寬恕的階段,必須走過以下的過程:懊悔、賠罪、彌補公道、獲得寬恕。這時候,雙方將會相遇,嘗試一起發展下去。在復和的過程,受害的一方,觀察加害的一方是否已經悔改,判定當下接觸對方是否對自己安全,並且決定是否有興趣接觸對方,然後才會逐漸感覺到可以接近對方。

我們受了傷害,需要時間療傷。如果傷害太嚴重,時間未必能夠洗滌傷害,讓它癒合。那麼,我們必須接受治療。輔導員或受信任的成年親友都可以幫忙。健康的活動亦大派用場。癒合後,我們必須在心裡取回公道,撫平心裡感覺著的虧欠,才是達到寬恕的心境。即使祇是自己單獨一方來完成這個撫平的過程,沒有加害的一方來參與,亦一樣有效。如果自己一個人做不來,輔導員可以協助,一起走完這個過程。如果我們受傷害後,祇是治療傷害,卻沒有在心裡取回公道,隨後的結果衹是掩藏虧欠的感覺,這樣達到寬恕的心境,仍不是我們的祝福。

如果任何人作了傷害,必須先感覺懊悔,再努力還原遭到破壞的地方,用作彌補公道,才可以獲得寬恕。這是公平的。當我們到達寬恕的心境,看見對方感覺懊悔和還原遭到破壞的地方,我們才可以肯定歷史不會重演。雙方重遇亦因此變得安全。否則,我們對重遇必然感到顧忌。雖然我們不用計較過往的傷害,但是我們必須肯定將來是安全的 —— 沒有重蹈覆轍的傷害 —— 才能夠放心重遇。「君子豈立危牆之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做到寬恕,不等如硬要自己妄顧安全,盲目重遇危險。寬恕,不等如有責任去背負這樣的危險。

回到2008年的輔導隨想


瀏覽人數:front.counter